新闻资讯

联系电话:

0827-8120086

仅用三年四川扶贫项目走出一条康庄大道
发布日期:2018/07/23

  2016年至今,全省外来投资项目约30%资金被引导流向贫困县分布较集中的各州市。仅省投资促进局牵头举办的两次产业扶贫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,投资额就超过1000亿元。


  按照中央部署,到2020年我国贫困县全部摘帽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。四川,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六个省份之一。对于四川而言,这是一场与贫困分秒必争的赛跑,更是一场“啃硬骨头”的攻坚决战。

  当前,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总攻的决战阶段,扶贫贵在精准,重在精准。产业“造血”,是扶贫的治本之路,再难也要往上冲。

  2018年4月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,美姑、金阳特色农产品和重点投资领域的专门展区,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关注。此前,2017年的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,美姑、金阳、马边等帮扶县的农特产品展就实现销售10余万元。

  产品走出去,企业走进来。2016年,13批、130余人次的“BOSS团”先后赴金阳县、美姑县等地实地考察、对接洽谈。2017年,8批、110人次的“BOSS团”再赴金阳县、美姑县。省政府驻重庆、沈阳办事处组织15家企业共30余人,赴凉山州进行投资考察,推进了重庆金阳房地产公司西昌市礼州镇特色旅游小镇、北京千方集团重庆公司城市智慧交通、新疆珠峰工贸有限公司现代农业、中农联重庆公司农畜牧业全产业链、叁和乐购集团电商微商及旅游开发等多个项目。

  瞄准致贫原因,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,因地制宜引入差异化的产业扶贫才有生命力。
  产业扶贫不仅瞄准差异性的“特色”,也注重多产业“联动”的合力。例如,巴中引入七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,一个项目实现了农业、加工业、旅游等多产业联动。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彩林、土地流转、就地务工、林下套作,带动乡村旅游、带动土特产销售,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、入股、务工等方式获得综合收入。项目覆盖22个乡镇、62个村、7293户,流转土地2.55万亩,吸纳贫困人口1500余人就业。

  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,高歌猛进的增收数据背后,是四川投资促进工作在扶贫领域的成果,也映射着四川产业“造血”、长效脱贫的探索之路。 

  本文来自中国国际招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