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联系电话:

0827-8120086

巴中七彩长滩行
发布日期:2018/06/19

四川省巴中市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——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核心区之一,所辖三县两区均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(区),农业人口303万人,占比79%,巴中的居民、农户收入低,GDP总量在四川排行倒数第三,全域扶贫攻坚十分艰巨。在巴中市党委、政府的计划中,今年,南江县即将“摘帽”,2019年,通江县平昌县“摘帽”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的脱贫故事,是南江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。6年时间里,政府、乡村、企业、金融部门齐心协力,帮助贫困的长滩村一跃迈进2017年四川省首次评选的四川百强名村。而帮扶长滩村的四川七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也被评为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2017年首次表扬的先进企业。

长滩村外景

一个贫困村的逆袭

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”5月,来到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,这样的“秋色”随处可见,一条遍植红枫的长滩大道蜿蜒而上,妆点深红浅红、深绿浅绿、棕红橙黄的色彩,先期将长滩村的美丽铺垫得淋漓尽致。如今的长滩村雅号“七彩长滩”,彩色苗木产业在那里装扮山坡,也将乡村振兴的曙光照进了长滩村的小康梦。

80后大学生汪潘没有想到自己的梦想这么快就落在了家乡的山坡上。2009年,大学毕业之后的汪潘在上海、武汉闯荡,2013年,家乡的魅力居然把他拉回了家乡长滩村。

“有后悔吗?”

“没有。我是男孩,要奉养两老。只是没想到这么早就回来了。要是长滩村没有产业,我可能还是要在外面多挣些钱再回来。”汪潘很轻松地对记者说。

从2011年开始,回老家过年的汪潘发现,村里大兴土木的事越来越多,路修起来了,政府资助的“巴山新居”村舍也建了起来。2012年6月,四川七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长滩村,公司的苗圃、厂房、实验室等很快就拔地而起。这一切,搅动了汪潘的心绪。

七彩林业公司的实验室

“七彩林业公司直接租用村里土地搞彩色苗木,苗圃的景色很美。越来越多的人到长滩村来游玩,我觉得很有前景,就回来了。”汪潘说。

因为看好乡村旅游,回乡后的汪潘琢磨着淘宝店,琢磨着农家乐。人还没有完全定住心,汪潘迅速被村里看中,推着他参加各种政府培训。学习培训让汪潘眼前一亮,他对家乡的未来越来越有信心。2014年,村两委换届选举,汪潘当选村委员。

这一年,汪潘开起了长滩村的第一家青年农庄。在南方打工的父亲、妹妹回了乡,都在七彩林业谋到了工作。一家人终于团聚,再也不用天南地北地奔波。

“我们家族在长滩村的投资有150万元。长滩村的大酥肉节、彩叶节是我们的旺季,我们农庄请了两个帮工,开露天坝坝宴,人山人海的。去年纯利在13万元左右。”汪潘说。

汪潘口中的“大酥肉节”“彩叶节”是七彩林业公司落户长滩村之后搞起来的乡村旅游节会。入秋,长滩村的上千亩彩色苗木进入一年中最五彩缤纷的时节,据说树叶的色彩能细分出20多种。大酥肉是当地的美食,2015年,正直镇长滩村的大酥肉荣获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。赏叶文化与民俗美食文化交相辉映,长滩村居然火了。

长滩村党支部书记张亮对记者说,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部分:每年按600斤黄谷的市价流转土地;在企业打工;在家开农家乐,搞家庭种养殖。

“2011年之前,长滩村1116人,年人均收入大约是1000~2000元。主要是种植小麦、稻谷的。现在我们村民年均收入过万元,有的甚至达到四五万元。只剩下两户兜底户。”

5月10日,全国工商联调研组听到这样的官方统计数据:2017年,全村接待游客61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.52亿元。

曾经的穷山村实现华丽蜕变,“七彩长滩”正迎来全新的明天。

土地生金,科技先行

多少年来,除了土地,长滩村别无长物。然而,传统农业种植收益低,而村里大量的荒山荒坡并不能给村民带来多少收益,壮劳力基本选择离家打工,长滩村是典型的“空心”村。七彩林业的到来,为长滩村带来了彩色苗木产业。

七彩林业的魔力在哪里?凭借什么改变了长滩村的命运?

据介绍,在国内植物绿化盛行时,七彩林业公司已经着手专注植物彩化细分市场。巴中580平方公里光雾山有极其丰富的彩色植物资源,这个特点引起七彩林业的注意,在企业看来,依托自然资源,研发彩色植物的扩繁技术,巴中市得天独厚。长滩村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彩色植物的培育,七彩林业相中了长滩村。

同样的土地,这一次种植的东西让村民十分惊讶。公司种下的树种,叶子、树枝的颜色五颜六色,与众不同。许多村民第一次见到明亮的实验室,第一次听说什么是组培、无菌,第一次见识玻璃大棚。

七彩林业总经理王明理说,这些彩色植物树种都是市场的抢手货。七彩林业选育的大部分品种都不是市面上的常规品种,而是不被广泛生产和应用的新优、珍稀品种,如果种植扩繁技术不能攻克,则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,应用也无法市场化。

七彩林业专门成立了四川省名特优新彩色苗木繁育工程实验室,与中国农大、四川农大、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、四川省林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。这些研究所的专家经常到村上给农户进行技术指导,帮助他们提高树苗管理水平。

经过6年的沉淀,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近2000余种的彩色景观植物品种资源库。产品体系以红色系、黄色系彩色乔木为主,覆盖彩色灌木、彩色藤本、彩色地被和观赏草。公司已经突破红火树等核心产品的快繁技术研究,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1项,为彩色植物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目前,除了长滩村,七彩林业已在巴中地区带动5区县、26乡镇、71个村发展彩色苗木产业基地2.94万亩,带动16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598人实现户均年增收1.6万元,人均年增收4700元。

科技,让村民大开眼界;科技,将贫困村看似稀松平常的资源转变为市场“核心资源”;科技,让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。

齐心协力托起乡村的明天

正如生态系统的互惠互利,保障生态产业的发展,需要一个互惠互利的系统工程。资本下乡是否能够落地生根,还有赖各方面的支持。5月10日,在巴中举行的全国工商联调研组座谈会上,王明理回顾公司开拓巴中彩色苗木产业感触良多。

“农村最需要造血式扶贫。我们致力产业兴旺,把产业带到了农村。这不仅需要我们把企业做好做强,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。大家齐心协力,才能把精准脱贫、乡村振兴的大事办好。”

在王明理看来,农民参与、政府政策引导、金融资本、社会资本的配合不可缺失。“有了这些关键方的联结机制,这个产业一定能做起来。”

七彩林业采用了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专业大户+贫困户”的合作机制,公司领办和培育了专业合作社30个、专业大户480户,2016年7月,七彩林业领办的南江彩叶苗木专业合作社还荣获“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”的称号。七彩林业较好地将农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。

农林业回报周期长,资金缺口量大,在七彩林业最需要钱的时候,政府、金融部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。在长滩村的七彩林业基地,竖着这样一块牌子“金融扶贫惠农‘十百千万’工程七彩林业珍稀苗木产业基地”。七彩林业是金融扶贫的参与者、受益者。

2016年3月,中国人民银行印发《关于开办扶贫再贷款业务的通知》,创设扶贫再贷款,专门用于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,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以扶贫再贷款为引导,指导主办银行以此为基数放大贷款倍数,七彩林业基地农户承贷,七彩林业公司以土地流转收益权及二次流转权抵押、苗木质押实施担保,财政性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贴息,政府按60%的比例承担贷款损失责任,形成扶贫再贷款+“银行+公司+基地+农户+政府基金”的“1+5”支农模式。

如今,产业发展起来,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,这项支农措施已见成效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七彩长滩的乡村振兴指日可待!


来源:《人民政协报》